60项重大改革事项落实攻坚任务想要在市场上大有作为,结构化面试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以便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记者邓静通讯员李禄超)3月31日,我市印发“重点工作攻坚年”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确定的12个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60项重大改革事项。
坚决抓好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实落地。建立市级领导干部领衔推进制度创新工作机制,由市委负总责,市级领导同志分工负责抓落实。结合实际明确改革重点,列出攻坚清单,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推进公共卫生领域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与重大疾病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建立完善公共卫生现代化信息系统等改革事项。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方面,按照三级标准新建市传染病防治中心,各县市区综合医院建立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科,年底前基本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落实公益一类政策,补齐基层卫生机构空编,积极引进全科医生,2022年各县市区空编率均不能超过5%。构建“+中医药”模式,开展市优势专科和县域龙头专科建设。力争3年时间,实现中医医疗机构县域全覆盖。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方面,加快建设市级医用物资战略储备库,按照日均消耗上限,传染病防护物资不少于1个月储备。
推进流程再造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推动政策集成、推动数据共享等改革事项。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流程再造,办事环节、提交材料、办理时限分别再减少一半,在获得电力、信贷、用地用水用气、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再推出一批新流程。统一规范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划转事项,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建立“一通办”“一链办理”“告知承诺”标准化清单。深化简政放权。认真做好660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承接落实工作,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的行使权限6月底前全部调整到县域实施,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行政许可事项要整链条“打包”下放。
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建立留才机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服务保障等改革事项。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人才数据库,大力推行“项目+人才”“产业+人才”模式,实现人才与产业紧密融合。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引进更多的假日专家、周末工程师。尽快研究出台顶尖人才作用发挥、领军人才引进、企业人才队伍壮大、紧缺产业人才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扶持、青年人才培养、基层一线人才成长等具体措施,打造“黄金30条”升级版。今年市县乡公务员招录计划要增长140%以上,国企新增岗位招募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50%。
推进科教体制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推进科金产深度融合、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改革事项。推进科金产深度融合。加快“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建立“1+10+n”创新创业体系。深化“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科技合作模式,规上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占比今年超过60%。加大研发投入,每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融资5亿元以上。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市级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平台,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科技创新,力争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00亿元以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今年新增企业科创平台15%以上,拥有科创平台的企业达到650家以上。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每年筛选50个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建立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库,组织企业、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三年内超过400家。
推进要素配置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全面启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改革、建立项目接续滚动机制、挖掘存量用地潜力、扎实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健全耕地长效保护机制等改革事项。全面启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改革方面,新增建设用地重点向重大项目、优选项目、双招双引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倾斜。
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创新金融服务、坚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改革事项。创新金融服务方面,针对疫情导致的部分企业资金紧张问题,金融机构要落实好专项贷款、利息减免、贷款展期等政策,不能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推行金融辅导员制度,市级筛选400至600家企业进行辅导,每县市区筛选100至200家进行辅导。积极推进无还本续贷扩面增量,积极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县级全覆盖,积极推广“政银保”业务,创新开展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试点和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贷款试点。
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等改革事项。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方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权责,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以市场化手段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严格落实谁污染、谁付费政策,环境违法企业要依法依规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推进企业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支持企业创新创意等改革事项。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积极开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尽快建立“市场化聘用、契约化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研究出台市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和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建立个性化培植方案,今年完成“个转企”1300家、“小升规”120家、“规改股”70家。各县市区要筛选8至10家骨干企业、2至3个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新产业招商模式、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等改革事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主动对接山东自贸区,加强与日韩、东盟、“一带一路”及签订自贸协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鼓励更多外资参与交通、市政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医养、教育、金融等领域开放,对外商投资企业(不含房地产项目、金融业及类金融业项目)按当年实际到账外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引荐人奖励,对实际使用外资额500万美元及以上的“十强”产业项目,优先保障外资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推进乡村振兴率先突破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乡村振兴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进农村产业振兴、稳妥推进合村并居、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等改革事项。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探索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健全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推进优化法治环境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规范涉企执法、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建立“权益救济”机制、建立“免罚清单”机制、建立“限时清欠”机制、加强“诚信德州”建设、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改革事项。规范涉企执法。凡无法律依据的,一律不得开展执法检查;凡针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原则上一次性完成。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发挥市12345市民热线平台作用,对企业诉求在1个工作日内启动核实程序,3个工作日内答复,15个工作日内解决或服务确认,涉及多层级、多部门的制度性复杂问题不超过30个工作日。建立“权益救济”机制。开辟企业涉诉纠纷绿色通道,对侵害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行为及时处置。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攻坚细化分解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等改革事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方面,把抗击疫情中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
此外,方案还就大张旗鼓褒奖激励改革者、强化监督问责、强化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加强改革督察、加强宣传引导作出安排部署。